close







從小,就常看媽媽做麵疙瘩,那個時候,我們都叫「麵勾」(客家話),一直到長大以後,才知道原來這就是一般外省人俗稱的麵疙瘩。對於超愛麵食的我,對於麵疙瘩更是有著有別於一般麵食的情感,因為,媽媽手傳的麵疙瘩與市售的麵疙瘩不太相同,一般的麵疙瘩分兩種,一種是用麵糊的方式,將麵糊用湯匙一匙一匙放入滾水中製作,另外一種則是用麵糰的方式,而媽媽做的麵疙瘩則是結合兩種的方式:





取適量的中筋麵粉與些許太白粉加水混合成糰,揉至麵糰表面光滑後,將麵糰分成數團泡入冷水中,大約浸泡約1小時,我也不太清楚用這樣的方式口感有差嗎,不過,從小吃慣了媽媽做的麵疙瘩,自然而然當自己動手做時,也承襲了媽媽的味道。





 


這次,我用低筋麵粉加入太白粉又多加了一點全麥麵粉,揉製麵糰表面光滑後,將麵糰分成數團泡入冷水中,大約浸泡約1小時。





 


一小時後取出的麵糰呈現塌塌的,再將麵糰撕成一片片的放入滾水中川燙。





 




 





川燙約5分鐘即可撈起。


 





撈起後,放入冷水中沖一下。


 





瀝乾水分後,加入些許沙拉油拌一拌,避免沾粘。(要煮的時候,再取適量的麵疙瘩,其他的可以放入冰箱冷藏)


 





以往,媽媽都是將麵疙瘩煮湯,這次,我突發奇想,想來個炒麵疙瘩,就用好不容易買到的沙茶粉,來炒個沙茶麵疙瘩吧!


 





準備自己喜愛的配料,隨便加加。


 





先爆香蔥蒜後,放入香菇、肉絲、木耳、與紅蘿蔔絲炒香。


 





續加入適量的沙茶粉與雞粉。


 







 





再加入青菜。


 





放入麵疙瘩拌勻。


 





最後放入青菜。


 





稍稍拌炒一下就可以起鍋囉!


 







 







 





心得:





老公說,有外面賣得水準內~~我自己是吃得粉開心啦~~


用沙茶粉炒麵跟用沙茶醬炒麵真的不太一樣,比較不油,我喜歡。


我覺得,po類似這種炒菜食譜的格友們真的超厲害的說,一邊炒菜,還要一邊紀錄,還要一邊拍照,沒有兩個人怎麼可能啦!還好老公有幫我拍照,至於份量,我根本來不及記啦,反正份量就是自己拿捏一下,什麼醬油幾茶匙、雞粉幾茶匙、水多少,哈,自己斟酌一下囉,只要可以吃就好啦~~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